尋餐提示:創(chuàng)業(yè)有風(fēng)險,投資需謹慎 備案號:蜀ICP備2021016936號-3
版權(quán)所有:尋餐網(wǎng) 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使用
尋餐網(wǎng)公眾號
尋餐網(wǎng)微博
冰糖葫蘆最初是治病良藥
糖葫蘆是老北京的一種風(fēng)味食品,咱北京稱冰糖葫蘆,天津衛(wèi)叫糖墩兒,南方各地則叫糖球兒。
糖葫蘆兒據(jù)說與南宋的皇帝趙惇有關(guān)。相傳當年其寵妃患病,久治不愈,無奈張榜求醫(yī)。有個江湖郎中揭榜進宮:“只要用冰糖與紅果煎熬,每頓飯前服食五至十枚,不出半個月準能見好。”按此法服食后,果然痊愈了。后來這種服食法傳到民間,老百姓把蘸了糖的紅果用竹棍串起來吃,逐漸又將大小兩個果兒串在一起,大個兒的在下面,小個兒的在上面,很像個葫蘆,又因葫蘆跟福祿兩字諧音,有吉祥寓意,因而被稱為“糖葫蘆兒”。
北京的冰糖葫蘆最盛行于民國時期。舊京時不同地區(qū)糖葫蘆粗細檔次和銷售方式各不相同,有好幾種類型,在食品店、公園的茶點部或影劇戲院里的,那糖葫蘆常擺在玻璃罩的白瓷盤里銷售,其制作精致,品種眾多,有山里紅、白海棠、荸薺、山藥、橘子以及加入豆沙、瓜子仁、芝麻餡的各種糖葫蘆。
最早制售糖葫蘆的,要數(shù)“不老泉”、“九龍齋”、“信遠齋”等出售蜜果的幾個老字號店鋪。清代文人紀曉嵐對“不老泉”制作的糖葫蘆非常欣賞,曾寫有“浮沉宦海如鷗鳥,生死書從不老泉”的詩句,自嘲自己的學(xué)問趕不上“不老泉”糖葫蘆制作的精美。
原址在前門大街和東琉璃廠的“九龍齋”和“信遠齋”,除制作的酸梅湯名揚京城內(nèi)外,其最早售賣的一顆顆單個兒紅果海棠的糖球兒,也極受百姓們的青睞。民國時最有名的,還要數(shù)東安市場南門的“隆記”食品店制售的冰糖葫蘆。那新蘸出來的葫蘆上,金黃晶亮的冰糖貼在紅果山藥、海棠、橘子、荸薺上,一串串制作精美,在亮著燈光的玻璃罩內(nèi),流光溢彩,引人垂涎。
舊時還有一種糖葫蘆,是挑著擔(dān)子或挎著木提盒、竹籃走街串巷吆喝賣的:“唉,冰糖葫蘆喲,新蘸的。”出售的小販,挑子一頭木盤上支著竹片彎成的半圓形架子,上面有許多小孔插著糖葫蘆,另一頭是可當場制作用的火爐、鐵鍋、案板、刀鏟及糖、紅果、山藥等工具原料。因舊京黃土街道上無風(fēng)三尺浪,為防風(fēng)沙,那挎籃提盒的小販,常用白色潔布蓋著以防塵土。這類的糖葫蘆,品種不多,價錢適中,也很受四合院里的老少們歡迎。
舊時有些商販還帶有抽簽的賭具,筆者曾親見過小販在宅門門道或商鋪里,用簽筒子抽簽,與好賭的買主玩“牌九”賭糖葫蘆,碰上會賭的買主,花極少的錢能吃上十幾串葫蘆。不會賭的,則小販賺足了錢,最后會送串糖葫蘆給買主解解饞,皆大歡喜。
另有一種糖葫蘆,就是廠甸等廟會上孩童們高舉著那種四五尺長、用荊條串起的大串紅糖葫蘆。那山里紅上抹的是俗稱糖稀的白色麥芽糖,最頂端還插個小彩旗,這種葫蘆曾是舊京廟會的一道民俗風(fēng)景。
冰糖葫蘆兒是老北京從秋天到春天,甚至是寒冷的嚴冬里隨時可買到的食品。《燕京歲時記》里,記有冰糖葫蘆“甜脆而涼冬,夜食之頗能去煤炭之氣”。舊京宅門四合院常在隆冬時買或自制紅果、山藥豆等料的糖葫蘆,放在庭院里凍著隨吃隨取。“都說那冰糖葫蘆兒酸,酸里面它裹著甜……”正像那首冰糖葫蘆歌,冰糖葫蘆是人們喜愛的風(fēng)味小吃,那前門大街的大紅糖葫蘆燈飾,不正是代表著北京城的一個美好的符號嗎?
尋餐提示:創(chuàng)業(yè)有風(fēng)險,投資需謹慎 備案號:蜀ICP備2021016936號-3
版權(quán)所有:尋餐網(wǎng) 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使用
尋餐網(wǎng)公眾號
尋餐網(wǎng)微博
關(guān)注微信公眾號
當前咨詢?nèi)藬?shù)較多,人工客服繁忙。您可以 在下方留言咨詢。 轉(zhuǎn)人工服務(wù)》
客服中心:400****533